【老生常谈之十】引导学生关注思维方法
“学知识”“学文化”,“知识就是力量”,在相当长的时期,一直是学校流行用语,学校和教师把“传授知识”当作天经地义的教学任务。现在,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仍然在中学占主导地位,但“学方法”和“发展思维”的概念毕竟已经走进教育界,课改纵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,但至少对质疑旧式课堂的灌输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开蒙作用。
在课堂学习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常识的来历。近六十年前我上小学,就有常识课本。常识是从哪里来的?无数的人,在漫长的岁月中,去了解自然、认识社会,努力探索,经历各种挫折和失败,以教训和经验积累而成常识。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。人们为了少犯错误、少走弯路,在绝大部分情况下,遵循常识,节省了大量的精力;学习掌握常识,依据常识办事,成为最重要的一种智慧。不管你有多高的学养,在实践中也不要离开常识。“已经成为定理、定律、公理的,你试着做一遍,想明白就可以了。”——老师这样告诉我们。如果我们天生有“不相信”“试一试”的兴趣,最后会发现,老师说的是对的。然而这样的尝试也有价值,多次尝试,让我们对常识更加信任。而且,遵守常识重要,认识、了解常识的过程同样重要。
教师要容忍学生(特别是儿童)对常识的质疑,教育需要有这样的过程。同时,要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经验的形成过程,借鉴他人经验,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维。上课究竟学什么?所有的教科书都应当是“例子”,学生通过对这个“例子”的了解,学习方法,发展思维。
除此以外,学生在课堂获得的一切,都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检验。课堂学习,认识常识并拓展视野,不仅巩固学到的“知识”“能力”,最重要的,是能领悟到:学科之间,思维有相通之处,学校之外有更多的学校,任课老师之外有更多的老师,同时有无数值得交往的同学,必须“向所有可能有智慧的人学习”。其中特别重要的,是善于发现他人思想的价值,从中获得启迪。这样,走出课堂之后,学习仍然在继续,思维不断在发展。人就是这样变聪明的。
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注意到,那些童年与少年时代爱读书、视野宽阔、兴趣广泛的学生,虽然对付考试未必有优势,但他们始终能保持学习的兴趣,其知识背景,让他们在学习中触类旁通。这些学生,往往不太关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——他们早在开学时就把一本教科书全看过了,已是胸中有数,除非教师在课堂上举例、延伸、旁征博引,这时他们会有兴趣,因为这些书上没有,也因为这些新鲜的信息会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。
20世纪80年代,大型集装箱运输技术进入中国,引起很多学生的关注。他们关注的是:在载重量相同的情况下,使用集装箱运输,效率是不是真能提高?思考的方法多种多样,也有学生做模板实验,证明散货运输使用集装箱效率高。记得最有趣的是,一位学生说,资本家绝对要算计好才肯干的,“资本家会遵循赚钱的常识”。他们的讨论是因读报而引发的,这个问题和语文有关系吗?有!学生的思考和表达都得依靠语文,而他们也因此会认为“学习在一切有可能的地方发生”。也是在那一段时间,有文章介绍德国一所大学放弃建造食堂的计划,通过银行把资金贷给周边居民,开设几十家小餐厅。为什么会这样做?我至今记得学生的惊讶表情。但所有的学生最后都认为这是个绝顶聪明的“设计”——节省了学校土地,分散了就餐人群,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,提升了当地的就业率,环境得到保护……为什么我们很多的管理者常常做吃力不讨好的事?往往就在于思路狭窄,没有远见而包办代替。三十多年过去了,我个人对这类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,诸如工匠文化和商业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,如何培养统筹能力和远见卓识,等等,都可以进入中学课堂。如果改革开放能早十年二十年,教育教学观念会比较先进,教育教学的改革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吃力,我们一代人的思想将会富有创造力,和世界文明的差距会缩小。
教学中,要引导学生关注好习惯和好的思维案例。各科教学,都希望学生善于变换思考角度,全方位地思考分析问题。好的思维习惯不可能仅仅靠一个学科的教学完成,每个学科都应当重视学生思维习惯的培育。
“打破常规”不是反常识。如果规矩束缚了人的思维,遏制了人的创造力,我们必须关注:我们的思路是不是可以转换,能不能另辟蹊径?我在高中作文教学中,曾和学生讨论过:“做”有时是为了“不做”,而“不做”也有可能是最好的选择,能否举出一些有关的例证?学生说得比较多的是,不必要的建设,烦琐的清规戒律,医院的过度治疗,频繁的测验,“开卷不一定有益”,等等。学生对这类有挑战性的话题比较有兴趣,在讨论中也会比较注意那些独特见解。比如,“放弃往往比努力更需要勇气”,“放弃有时比获取更能展现智慧”。在那个年代,就有学生对医院的过度治疗有不同看法,他们从自己患病就诊的经历说起,对兴师动众地小病大治不以为然。他们会拿《扁鹊见蔡桓公》中的“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”说事,认为蔡桓公时代,的确有无事生非、小病大治的医生,要不蔡桓公也不至于那样大意。
同样,他们会比较现实地观察历史和社会现象,看到个人智慧不得不受制于社会的落后文化,看到每个时代都有大批被落后文化埋没的天才,看到社会不文明,看到人的智慧有可能被大量地浪费,这些,从反面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全面思考。
我不清楚学生能否记住我的意在“打底子”的教学。在应试压力下,他们要记住“有用”的东西,比如答题程序和投机取巧的路子,而对“底子”未必有兴趣。我曾带过一个班,体育方面并没有其他班那样的特长生,但每回运动会,都能有不错的成绩。计算成绩是靠“总分”,我注意到他们能有不同见解——他们认为“全员参与,合理报名”非常重要,其中就有“田忌赛马”式的考虑。学科考试也有智慧。不就是要“分”吗?有学生平时不做难题,他们有自己的习惯和经验,即“不会做就不要浪费时间”, 检查细一些,在“旮旮旯旯的地方”留心不要丢分,三分两分,找出几处,聚在一起,和做出难题大题来,得分差不多。这类思维当然还只是用于对付考试和竞赛。
毕竟人在变聪明。有学生在随笔中谈道:一个晚上做好或“想透”一件事,比一晚上平均用时间做三个学科作业效率要高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,同样有许多获得的经验。比如,如果人多,有些展览可以倒过来看,在那里排长队未必合算;体育课规定的800米测验,“我把它分成十个‘80米’,这样我心理上就轻松好多”。我后来想到:这样的思考,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产生更大的效益。远非好大喜功的人所能想到。教育所要教会学生的,无非是这些。
要警惕错误的教学败坏学生的思维品质。目前,学校教育中有许多教师无法解释的现象。但是,教师无法解释,学生未必不思考。比如,近年流行的“高效课堂”作用究竟如何?按一般思维逻辑,既然“高效”了,就能少上几节课,让学生自由学习、活动,可是,那些高喊“高效课堂”的学校,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到哪儿去了?他们的课表上,仍然排得满满的,课时仍然远远超过部颁标准。学生从这类事中获得了什么信息?他会认为一切都是假的,可以说一套做一套;会认为学校教育行为荒谬;会认为教师愚蠢……
教师的教学过程,对学生会有引导暗示。一些看似正确的引导,有可能忽略学生的个体特征,忽略情境影响,对学生思维形成产生不利影响。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宜片面地追求简约统一,要启发学生从略微复杂的教学中进行比较并有所发现,形成个人思考。目前基础教育中最困难的,莫过于违背常识,用极端手段强制或引诱学生学习,一些教师除了中考、高考成绩,没有其他的追求,同时把这种功利态度传染给学生,学生的学习品质因之被破坏。
教育教学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指向“人”,人应当从教育中获得发展。如果学生不能从中小学教育中发现、思考并获得智慧的快乐,而把学习视为苦难,那是教育的失败。这样的事正在发生,教育者要对这类现象有理性反思。目前的应试教育究竟对人的发展有哪些危害?观察学生行为习惯,可以发现,应试教育主要败坏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。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,让学生的学习追求分数,想方设法走“捷径”,力图缩短过程,“不知不觉”地就消解了趣味;总是强调“高效”,靠大量的重复以强记,没有徘徊与反复,没有判断与聚合,来不及消化和吸收;训练学生猜测、揣摩评价者的心理标准,进而“迎合”,求得同一,不敢背离……长期应试学习中形成的这种思维心理习惯,在今后有可能发展为应付敷衍、明哲保身的人格。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,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文凭的人奉行平庸哲学,安于“但求无过”的人生,追根溯源,很可能和他学生时代所受的教育有关。
——本文原载于《教育研究与评论》(中学版)
欢迎关注我们